為客戶維護權益,是我們永遠不變的使命!
極具破壞性的小麥銹病繼續蔓延:歐洲、非洲中亞發現新病種
2020-07-11 15:06上一篇: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可成為首個消除饑餓的發展中區域 |下一篇:聯合國機構針對也門糧食危機惡化呼吁提供緊急援助以避免災難發生
地中海地區受到的影響尤為嚴重
小麥專家考察土耳其伊茲密爾附近受小麥黃銹影響的一塊試驗田。
2020年7月11日,羅馬 - 根據科學家們與糧農組織合作開展的兩項最新研究,小麥銹病,一種可導致未經處理的易感小麥作物損失高達100%的真菌病害,在歐洲、非洲和亞洲進一步擴散。
繼在奧胡斯大學和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CIMMYT)發表后,該報告在《自然》雜志得到重點介紹,顯示出2019年世界各地區正在出現條銹病和桿銹病新病種。
與此同時,眾所周知的現有銹病已蔓延到新的國家,研究證實,重點是要早期發現和采取行動來遏制其對小麥生產造成重大損失,特別是在地中海盆地。
小麥是發展中國家10多億人口的糧食和生計來源。北非和東非、近東以及西亞、中亞和南亞均易受銹病影響 - 僅這些地區就占全球小麥產量的大約37%。
"當我們正在與國際伙伴合作,幫助各國抗擊現有銹病的同時,這些新的、極具侵害性的銹病出現了。所以我們必須采取迅速和徹底的應對措施,"糧農組織植物病理學家杜遜切利(Fazil Dusunceli)說。"國際機構和小麥生產國的專家共同努力來阻止疫病的繼續發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這包括持續監測、共享數據和制定應急計劃,以便保護其農民和鄰國的農民。"
小麥銹病可通過風而迅速傳播到很遠的地方。如果未及時發現和處理,它們能使數周內就可收獲的健康作物變得莖黑、葉黃、子粒干癟。
殺菌劑可有助于減少損失,但早期檢測和快速行動至關重要。從長遠來看,綜合管理戰略也同樣重要。
新銹蝕對地中海地區的影響最嚴重
太平洋在線娛樂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島,一種被稱為TTTTF的新的桿銹病病原體在2019年襲擊了數千公頃的硬粒小麥,造成歐洲幾十年來最大的桿銹病爆發。對類似病害的經驗表明,用于制作面包的小麥品種也可能容易受到新病害的影響。
TTTTF是最近鑒定出的桿銹病種。研究人員警告說,如若不進行適當防控,它很快就會沿著地中海盆地和亞得里亞海沿岸遠距離傳播。
與此同時,非洲、中亞和歐洲的各國已經開始抗擊從未在大田中出現的新的條銹病菌株。
意大利、摩洛哥和四個斯堪的納維亞國家出現了一種全新、尚未命名的條銹病。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新的病種在摩洛哥和西西里最為普遍,而在此之前條銹病一直未受重視。初步分析表明,新病種與侵害性和高溫適應力較強的某科菌株有關。
與此同時,埃塞俄比亞和烏茲別克斯坦的麥農一直在抗擊另一種條銹病(AF2012)疫情,該病于2019年在這兩個國家被發現,給尤其是埃塞俄比亞的小麥生產造成重大打擊。 AF2012型銹病以前只在阿富汗出現,但去年在非洲之角國家現身,數萬公頃小麥遭受破壞。
"初步評估令人擔憂,但目前這些新病種對災區不同小麥品種的總體影響尚不清楚," 杜遜切利說。 "這將有待于當地研究機構在未來幾個月里開展進一步調查。"
太平洋在線娛樂為了提供支持,糧農組織與其伙伴合作,正在加大力度,對來自受影響國家的銹病專家進行培訓,以提高其檢測和防控這些新發小麥銹病的能力。
新的病種出現,老的病種繼續傳播
幾年前科學家們在北歐和土耳其發現的已定殖的Warrior (-) 條銹病菌株在2019年繼續蔓延,目前在歐洲和西亞地區普遍存在。
當TIFTTF桿銹病繼續破壞埃塞俄比亞的小麥時,最為著名和極具危害的Ug99小麥桿銹病現身于13個國家。在從東非到中東向北蔓延后,鑒于新的變種不斷出現,Ug99病將有可能影響世界各地許多小麥品種。最近,它出現在埃及這一中東地區最重要的小麥生產國。
國際合作至關重要
奧胡斯研究成果以2019年國際干旱地區農業研究中心(ICARDA)與奧胡斯大學、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和糧農組織合作舉辦的培訓課程為基礎。
將于今年再度舉辦的培訓班幫助銹病專家提高監視和管理技能,以及開展調查和收集銹病樣本,供奧胡斯大學進行測試和分析。 最近在土耳其伊茲密爾成立的區域谷物銹病研究中心將負責承辦此次培訓活動。
太平洋在線娛樂上述工作構成了糧農組織全球小麥銹病防治四年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旨在促進區域合作,并為希望提高其監測能力的國家提供支持。
該計劃還幫助各國采取快速行動,在疫情演變為流行病并對糧食安全造成重大危害之前控制疫情。 但是,需要有足夠的資源支持來開展進一步的研究,特別是在培育抗病品種和制定國家應對計劃方面。
作為"博倫厄全球麥銹病倡議"(BGRI)的成員,糧農組織、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國際干旱地區農業研究中心和奧胡斯大學正在開展合作。